依化學成分分類
溫泉水中常見的陰離子為氯離子、碳酸氫離子及硫酸根離子,根據其相對含量可將台灣溫泉分為三類,即以氯離子為主的氯化物泉,以碳酸根離子為主的碳酸氫鹽泉,以及以硫酸根離子為主的硫酸鹽泉。事實上,溫泉水中所含陰離子常不止一種,假如有二種主要陰離子等量存在,則成合型溫泉,如硫酸鹽氯化物泉與氯化物碳酸鹽泉等皆是。
大屯火山群溫泉依其化學成份可分為三種,第一種為酸性硫酸鹽氯化物泉,是由地底深部酸性硫酸鹽氯化物熱水參雜少量地表水而成,當熱水接近地表時,水中部分硫化氫氧化成硫酸,提高了熱水中硫酸根離子及氯離子的比率。第二種為低濃度酸性硫酸鹽泉,主要由蒸汽冷凝而成,因蒸汽中所含氯離子很少。第三種為低溫低濃度中性碳酸氫鈣泉,可能為地下水間接加熱而成,較為少見。變質岩區溫泉以碳酸氫鈉泉為主,酸鹼值在6與10之間,所含氯離子很少,與火山區及沉積岩區溫泉之氯離子含量差別很大,主要是因為變質岩區較火山區和沉積岩區缺乏氯化物來源的供應。沉積岩區溫泉計有氯化物碳酸氫鹽泉、碳酸氫鈉泉與氯化鈉泉三種。前二種所佔比例較大,可能是因為地底深處變質岩內熱水上升,進入沉積岩層與氯化水混合而成,礁溪及員山溫泉即屬此例。
依地質分類
變質岩區為構成台灣島弧之核心部分,位於第三紀造山運動與火山地震帶上,岩石比較破碎,地質構造也較複雜,但卻是提供地下深水循環之有利條件。同時因位於火山地震帶,火山活動及侵入岩體可能是形成溫泉之主要熱源之一。台灣溫泉大多分佈在此岩區內,計有六十六處溫泉,約占全省溫泉的四分之三。變質岩區溫泉主要為中性至弱鹼性,無腐蝕性,較適合開發利用。
新第三紀沉積岩層溫泉的分佈較為零星,總共有十二處,大多位在主要構造線附近,其中並有一處較重要的溫泉群集在觸口斷層附近,包括中崙、關子嶺及六重溪等溫泉。此岩區溫泉亦呈中性至弱鹼性,無腐蝕性,適合開發利用。
火成岩區共有六處溫泉,包括大屯火山群六處、龜山島及綠島等兩處。大屯火山群及龜山島的溫泉則代表島弧岩漿活動之現象。
依熱源分類
台灣溫泉成因按其熱源種類,可分成火山性熱源溫泉與非火山性熱源溫泉兩大類,火山性熱源溫泉尚可分為因侵入岩漿活動經岩層的熱傳導為熱源者,與岩漿活動殘留熱液為熱源者兩種。非火山性熱源溫泉則可分為四種,第一種為以地殼正常地溫梯度之增高率為熱源的溫泉,第二種為以地殼運動所產生之摩擦熱為熱源的溫泉,第三種為以增層中化學成分相互作用所反應熱為熱源的溫泉,第四種為以放射性物質之放射熱為熱源的溫泉。
以健康角度觀察的溫泉種類
碳酸泉
碳酸泉含有二氧化碳,泉溫較一般溫泉水低,能促進微血管的擴張,使血壓下降,改善心血管功能幫助血管血液循環,所以泡起來不會有急速脈摶加快的現象,此外碳酸泉因含有二氧化碳成分,會在皮膚表面呈現氧泡有輕微按摩作用,碳酸泉對於高血壓心臟病.動脈硬化症.不孕症.更年期.風濕症.關節炎.神經衰弱.手腳冰冷等現象有改善作用.台灣的碳酸泉分佈除了北部有大屯山區的溫泉外全省各地都有碳酸泉,大家比較知道的有谷關溫泉,東埔溫泉.盧山溫泉.不老溫泉.四重溪溫泉.文山溫泉.仁澤溫泉.等等。
碳酸氫鈉泉
碳酸氫鈉泉含有碳酸氫鈉的泉水,對皮膚有滋潤功能,此種溫泉有軟化角質層的功效,泡此湯皮膚會有滋潤以及漂白的功能,而燒燙傷等外傷患者,泡此湯也有改善消炎.去疤痕的效果,此湯除了可清潔皮膚去角質,促進皮膚新陳代謝作用外,還有降低體溫的清爽感覺,可降低血糖,碳酸氫鈉泉如為飲泉可中和胃酸改善痛風.糖尿病.慢性胃炎.台灣具代表性的碳酸氫鈉泉有烏來溫泉.礁溪溫泉.知本溫泉.霧鹿溫泉等等。
食鹽泉
食鹽泉又稱為鹽泉可強化骨骼與肌肉,提高新陳代謝機能,降低血糖增加白血球,提高鈣質的排泄,降低酸份的分泌與排泄.對手腳冰冷及婦人病症.糖尿病.過敏性支氣管炎.貧血.坐骨神經痛.等有改善效果.台灣主要食鹽泉以關子嶺的氫化物泉為代表。
單純泉
單純泉是對身體剌激較少的緩和性溫泉,十分適合年齡較高的人使用,此湯能促進血液循環,有鎮痛作用,並能抑制發炎現象,加速組織功能的修護作用,對老年人的中風.神經痛等.有溫和的療效,台灣最具代表性的單純泉有金山溫泉.宜蘭員山溫泉
所謂溫泉,一般是指由地下湧出的泉水其溫度高於人體的體溫者。但是,還有另一種解說,即泉水溫度高於當地平均溫度5℃以上者也可以稱為溫泉。不過,實際上溫泉的認定,各國仍有差異。
一般說來,溫泉的形成需具下列三條件:
1.地下必須有熱水存在
2.必須有靜水壓力差導致熱水上湧
3.岩石中必須有深長的裂隙供熱水通達地面
本省溫泉明顯與火山活動有關者為大屯火山群各個溫泉、龜山島噴汽孔與綠島溫泉等。大屯山區以外,其他溫泉區熱水之個別成因,目前所知仍極有限。
(二)分類
溫泉依溫度之高低不同可分為三類,高於75℃者為高溫溫泉,介於40℃至75℃者為中溫溫泉(台灣溫泉大多屬此類),低於40℃者為低溫溫泉,而按熱水的酸鹼性不同還可分為三類,酸鹼值低於6者為酸性溫泉;氫離子濃度大於8者為鹼性溫泉;酸鹼值在6與8之間者為中性溫泉(台灣溫泉極大多數即屬中性溫泉)。現就三方面來探討溫泉的分類。
1.依化學成分分類
溫泉水中常見的陰離子為氯離子、碳酸氫離子及硫酸根離子,根據其相對含量可將溫泉大別為三類,即以氯離子為主的氯化物泉,以碳酸根離子為主的碳酸氫鹽泉,以及以硫酸根離子為主的硫酸鹽泉。
2.依地質分類
可分為變質岩區、新第三紀沉積岩層及火成岩區等三種。
變質岩區溫泉主要為中性至弱鹼性,無腐蝕性,較適合開發利用。而新第三紀沉積岩層溫泉亦呈中性至弱鹼性,無腐蝕性,適合開發利用。
3.依熱源分類
溫泉成因按其熱源種類,可分成火山性熱源溫泉與非火山性熱源溫泉兩大類,前者尚可分為因侵入岩漿活動經岩層的熱傳導為熱源者,與岩漿活動殘留熱液為熱源者兩種。非火山性熱源溫泉則可分為四種,第一種為以地殼正常地溫梯度之增高率為熱源的溫泉,第二種為以地殼運動所產生之摩擦熱為熱源的溫泉,第三種為以增層中化學成分相互作用所反應熱為熱源的溫泉,第四種為以放射性物質之放射熱為熱源的溫泉。(交通部觀光局,1999,PP8-10)
溫泉的功能用途:
一般而言,溫泉的用途大概可分為下列幾種型態:
1.觀光利用
溫泉的用途最明顯可見的就是洗溫泉浴,所以在許多著名的溫泉區域,通常都有許多觀光旅館的建設,提供遊客泡湯,或是其他利用方式,如溫泉游泳池、地熱谷的煮蛋等。
2.保養醫療
溫泉具有理療效果的說法自古有之,溫泉在理療的效用上與溫泉本身之溫度、流量、成分、PH值、所在之地形、氣候及遊客的生活狀態等因素有關。根據日本礦泉誌記載:一般單純碳酸泉對於神經衰弱、心臟神經症、慢性胃病、慢性膀胱炎等病症有理療作用,但對於胃潰瘍、胃酸過多、下痢等症卻有不良之反應。而硫磺泉對於慢性關節炎、神經痛、梅毒、糖尿病具有良好之理療作用。但對於肺結核、下痢之症狀則有不良的反應。其他尚有食鹽泉、明礬泉等泉質之理療症狀,在此不多述。
3.地熱能源
溫泉為地熱之徵兆,雖然地熱發電的效率不高(約百分之十的熱能被利用),但是利用溫泉水之熱能,以水管流經散熱鰭片,使多餘的熱量散發出來,則有助於節約能源並製造區域特色。
4.農漁業應用
農漁業利用的溫泉為剩餘廢水(浴池水經過淨化或溢流水之再使用)。溫泉的熱溫,可應用於省能或熱帶溫室,如定時以溫泉小噴灌,可提高土壤溫度及溼度,加速土壤粒子的化學反應,藉著分離出大量可被吸收的離子,可栽培高經濟的蔬菜、花卉等,其中豐富的礦物質亦可栽培藥用植物。亦可利用溫泉水所溶解的礦物質,來增加魚蝦繁殖所需之養料,並利用泉溫調解養殖池之溫度,增加魚蝦生長速度。不僅溫泉苗圃可增添泉區景觀特色,地熱栽培蔬果亦可增加泉區的產業特色,供養皆取之於溫泉,更提高了溫泉利用型態的多樣性。(陳惠慈,1991年1月,PP54-58)
台灣溫泉的分佈
台灣溫泉的分佈,大部分分佈於中央山脈及其兩例山地,一部分位於周圍海上小島,整體而言,其分佈狀況頗為平均,全島縣境僅雲林縣、彰化縣及澎湖縣三縣無溫泉資源。而就各溫泉露頭區位而言,基於上述溫泉成因,使溫泉往往出現於山區河谷低處。並依本省中央山脈區研究發現,高溫溫泉多發生在海拔較高的山谷深區,低溫溫泉則多生在海拔山區河谷。從地理環境上來看,台灣的溫泉,主要分成兩個大系統,一為北部的大屯火山區域,泉質以硫酸泉與鹽酸泉為主,如北投地熱谷溫泉、四磺坪溫泉、離島的龜山溫泉和綠島溫泉等便是;另外一種主要系統,則是為貫穿全島的中央山脈兩側,此區的溫泉數量幾乎佔全台八成以上,屬於變質岩和沈積岩,因此多為中產或鹼性的碳酸泉。若要細分可就其溫度高低及泉質加以分類說明:
(一)從溫度高低分類:
台灣的溫泉,屬於高溫溫泉的除了大屯火山溫泉區外,尚包含龜山島、清水、土場、烏來、關子嶺等地方。其餘大部分均屬於中溫溫泉,僅有少數屬於低溫溫泉,例如:蘇澳溫泉。
(二)從泉質分類:
台灣溫泉中只有大屯火山溫泉區、綠島溫泉以及龜山島溫泉屬於酸性外,其餘地區的溫泉都呈鹼性、弱鹼性或中性,例如:關子嶺(鹼性)、知本(弱鹼性)、大崗山溫泉(中性),其中又以弱鹼性為最多。而且台灣的溫泉屬碳酸泉為最多。
台灣溫泉分佈一覽表
溫泉區名稱 泉質 露頭水溫 ph值
大屯火山溫泉區 多屬酸性硫磺泉或碳酸泉 45 ~ 95度 ph 1 ~ 5
西此部溫泉區 多屬弱鹼性碳酸泉 45 ~ 80度 ph 7.4 ~ 8
中部溫泉區 多屬弱鹼性碳酸泉 45 ~ 75度 ph 7 ~ 9
西南部溫泉區 多屬弱鹼性碳酸泉 40 ~ 75度 ph 7 ~ 8
東南部溫泉區 多屬弱鹼性碳酸泉 45 ~ 80度 ph 7 ~ 8
東部溫泉區 多屬鹼性碳酸泉 40 ~ 90度 ph 7 ~ 9
台灣溫泉發展的歷史:
台灣的溫泉歷史,緣起於北投。清光緒十九年,德籍商人奧利首度在台灣北投發現溫泉,於是開設溫泉俱樂部。日軍侵台後,喜好溫泉的日本人更將台灣的溫泉資源運用得淋漓盡致。西元1896年,日人平田源吾在新北投設立了全台灣第一家溫泉旅館「天狗庵」(現在的光明路七十三巷口,舊建物本體已毀,只剩下當初的澡堂建築),北投溫泉至今已經有百年歲月。
全盛時期的北投,不但擁有百餘間的溫泉旅館、澡堂;是台灣早期電影工業的最佳外景地點;而且正因為(那卡西)酒家林立,以其艷名登上時代雜誌。這段風光歲月,在西元1979年(民國六十八年)政府廢娼之後瓦解,一夕之間,北投人聲不再,跌入黑暗谷底。
事實上,日人發現北投溫泉的時間還要更早。陽明山上的大磺嘴鍊硫場,一年產值甚至可以高達一千六百多萬日幣,是促成北投成為台北盆地往陽明山和金山轉運站,因而發達的一項主要因素。而日兵相信泡湯可以消除疲勞,將傷兵運置於此地,則是另一個讓北投溫泉快速成長的重要原因。
由上的一段歷史即可發現,台灣溫泉資源早已被開發。但是,同時我們也可以發現:早期的台灣主要僅以四大溫泉(北投溫泉、陽明山溫泉、關子嶺溫泉、四重溪溫泉)南北爭鋒,可見當時的溫泉開發並不熱絡,頂多只是零星的被林班、軍警或原住民發現後,陸續建構一個簡單的泡湯澡堂或露天浴池。然而數十年過去了,台灣朝野對溫泉資源的利用卻仍然貧瘠,讓人不禁感到可惜萬分。
而就算是曾經風光一時的「四大溫泉」,在日人撤離與台灣土地利用發展的時代轉變巨輪下,都逐漸沒落淍零。這中間的過程與原因何在?卻是很少見諸相關研究的討論。不過,我們可想到一個較特殊的地方是:近年來台灣的溫泉業似乎又顯得熱絡了許多,但有趣的是較為大家所熟悉的如知本等高知名度地區,反不是原有四大溫泉之一。這似乎也隱約透露著外在環境的改變與溫泉區發展興衷的關係;是以,若能透過較好的管理與規劃,相信有更多的溫泉區將可因而重拾舊日的風釆,再現繁華生機。
簡而言之,由台灣溫泉的分佈及發展歷史,我們可以很清楚的知道,其實台灣的溫泉資源真的很豐富,也具有發展潛力,但很可惜的是,我國並未對溫泉的開發、管理制訂出一良好的管理經營方案,只是由當地各溫泉區自行管理而已,因此造成現今溫泉區產生許多問題。倘若台灣能制定完善的管理辦法,並針對溫泉資源之特性加以利用,發展各溫泉區的特色,必能吸引更多嗜好溫泉的觀光客。

、花東縱縱谷景點溫泉、花東兆豊農場、兆豊農場泡溫泉、東海岸海洋公園、海洋公園門票、花蓮旅遊、花蓮旅遊網、104民宿入口網、套裝行程、自助旅行、美食小吃、休閒、生活、新聞、花蓮溯溪民宿、花蓮民宿推薦、太魯閣民宿、七星潭看海民宿、花蓮民宿包棟、花蓮四季之美、花蓮新聞、台東民宿
、墾丁民宿、墾丁民宿包棟、墾丁民宿網、苗栗民宿、苗栗民宿推薦、九份老街、九份雲在山房、拉拉山採水蜜桃、拉拉山山莊、澎湖民宿網、澎湖民宿介紹
澎湖海上花火鄶節2011、澎湖民宿網、聯合民宿行銷網
、咖啡弄、花蓮世良旅館、花蓮泛舟、花蓮賞鯨、花蓮民宿砝傣岸、花蓮鯉魚潭民宿、花蓮夏天來了推薦、花蓮房屋、花蓮房屋王、花蓮房屋網、花蓮房屋資訊網、花蓮房屋仲介、花蓮房屋出租買賣、花蓮溯溪夏之旅新玩法抓倒退嚕:http://www.8591-104.com.tw。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